责任在肩 自主创新
王国栋院士是金属压力加工领域的国际知名专家。2008年,唐山钢铁公司成立特邀院士工作站,王国栋成为首批引进的院士。自与唐钢公司合作以来,他便关注公司的1810mm和1700mm两条热轧生产线以及热平整机组和连续酸洗生产线的生产、技术和品种研发等情况,结合“以热代冷”技术在日本及欧洲等发达国家蓬勃发展的情况,提出要充分发挥公司现有装备的优势,优化工艺技术,有效降低成本,积极开发“以热代冷”产品,提高生产线效率。通过“以热代冷”的产品形式来降低用户的使用成本,最终实现唐钢与用户的共赢。
在王国栋的指导和帮助下,唐钢确立了板材向高强度、高韧性、高成型性发展的研发定位。他先后数十次来公司与技术人员进行交流,每次必到生产现场了解情况,对产品出现的问题和存在的缺陷,进行记录以备参考。
2009年5月,王国栋院士第13次来公司进行技术指导、交流,主要目的是解决钢材表面晶粒粗大的问题。到达公司宾馆时,已是晚上10点多钟了,他没有立即休息,而是认真准备着第二天需要的材料。技术中心热板研究室副主任徐杰劝道:“您做过心脏支架手术,还是早点休息吧,要是把您累坏了,我可没法交差”。“就差一点了,手术都好几年了,看我的身体多棒”。说着他站起身,两臂上举,摆了个大力士的经典造型。
次日一大早,王国栋便来到生产现场查看情况,并与在现场等候的技术人员进行交流。他从缺陷产生原理到工艺技术改进方案进行了详尽的讲解,使公司“以热代冷”汽车用钢在开发过程中的又一难题得以解决。
在王国栋的指导下,公司“以热代冷”产品实现了质的变化,钢材性能的提高,使该产品在市场上的售价大幅提高,产量也比原来增加了近50%,为公司实现用品种和质量创效益做出了突出贡献。
王国栋和公司技术人员带着“以热代冷”汽车用钢样品多次到长春一汽公司进行走访,通过深层次的技术交流,最终实现了在一汽200台套汽车内板的装车试制,经检验满足冲压、焊接、机械性能和涂装等使用要求。用户对产品质量非常满意,并称该产品已经达到国内先进水平。2009年11月,公司与一汽集团正式签订供货技术协议,这标志着公司热轧酸洗产品正式进入一汽集团的采购平台,首次实现唐钢“以热代冷” 产品在汽车行业应用零的突破,为唐钢打造板材精品,走品种质量效益型道路奠定了技术基础。
迎难而上 勇攀高峰
淬火可以显著提高钢材的强度和硬度,是调质热处理的一个重要环节。最先进的淬火设备辊式淬火机冷却速率高,冷却均匀,但是工艺复杂,冷却过程控制难度很大。因此该项技术多年来一直为极少数国外公司垄断,我国长期以来完全依靠进口。
王国栋看准了中厚板热处理领域的强劲需求和可以挖掘的巨大潜力,带领课题组的同志们果断向这一领域进军。他们在大量储备研究的基础上,经过几年多的艰苦攻关,解决了高效率、高均匀性喷嘴、高可靠性升降结构、高精度控制系统、模型及软件等难题,掌握了制造中厚板辊式淬火设备及开发中厚板辊式淬火生产工艺的关键技术和操作诀窍,并与多家企业合作成功开发了2800mm、3000mm中厚板淬火机,成功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
公司中厚板生产线是较早与王国栋在全套生产线自动化控制方面进行合作的项目。作为项目总负责人,他在公司中厚板一期3500mm中厚板全线自动化、热区过程自动化控制系统、一期3500mm中厚板辊式淬火机项目、二期3500mm炉卷项目热区基础自动化、过程自动化控制系统等项目建设中,深入现场与技术人员进行对接交流,反复论证实施方案,在三个项目的建设中,都是按期一次性顺利实现全部功能,为全线生产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应用于公司的辊式淬火机,是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装备产品,打破了几十年来由国外垄断的局面。在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