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场县按照“生态优先、夯实基础,发挥优势、突出特色,依托科技、产业创新,园区带动、集群发展,政府引导、市场驱动”的原则,计划投入资金35亿元,大力培育和发展符合围场特点的现代生态农业,发挥产业优势、整县推进,重点创建“马铃薯、畜禽养殖、冷凉蔬菜”三大主导产业示范区,努力把示范区建设成为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产品生产的亮点和样板,打造全国北方现代农业创新、示范、展示基地,提升围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创出知名品牌。大力发展“线上”农业,以“线上”、“线下”联动,不断强化产品质量意识和品牌意识,提高产品外包和内涵水平,扩大围场农产品品牌的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支持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和合作组织申报无公害、绿色和有机农产品,争创省级名优品牌,力争年内申报无公害产品10个以上,绿色、有机食品10个以上,争创省级著名商标2个以上,努力将围场打造成京津有机农产品供应基地。
加强农民科技培训。大力开展科普进万家、科技促进年、电商创业论坛、农业标准化、农产品可追溯等培训活动,年内力争组织各类培训班600期以上,培训农民10万人次以上,培育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300名,培育社会服务型和专业技能型农民500名。
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以加强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应用为核心,年内引进实验农作物新品种150个以上,筛选推广应用新品种70个以上,推广膜下滴灌、测土配方、农村能源清洁利用等先进适用技术22项以上,全县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8%以上。
加强科技企业培育。以农业示范园区建设为载体,强化科技元素投入,提高科技示范、推广、支撑能力,争创市级科技示范园区3个,省级科技示范园区1个。以科技龙头引领科技进步为手段,支持鼓励科技协同创新和企业自主创新,培育省级科技型龙头企业5个,发展亿元以上农业科技型小巨人企业1家。(围场县科协 杨国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