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隆县大杖子乡南道村农民陆凤枝
陆凤枝,男,现年58岁,承德市兴隆县大杖子乡南道村一名地地道道的普通农民,可就是这样一位大山深处的老百姓,30余年扎根大山,利用山场资源,栽植山楂、板栗,自己摸索经营,经过多年实践和探索,总结出一套自己的果树栽培管理技术,他的果树事业也像滚雪球般越干越大,同时,他致富不忘众乡邻,毫不保留的将自己的技术和经验传授给果农,做给他们看,教会他们干,走上了一条靠林果业共同致富的小康路。
一、样板示范,打造精品果园
他自家的果园面积200亩,其中山楂90亩,板栗100亩,杏10亩,年销售收入15万元以上。谈到果园管理,他如数家珍,生产上特别注重先进管理技术的使用,更舍得进行果园基础设施建设,除项目资金支持外,他自筹资金20万元,打深水井一眼,铺设上水管道2400米,硬化果园作业路1000米,建蓄水池2个,并给每棵树都修了标准水盆。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有效保障了果品产量和质量,极大提高了果园经济效益。2015年他申办“兴隆县欣欣怡然家庭农场”,打出自己的品牌,市、县电视台曾连续播出他的果树管理事迹,深受广大果农的喜爱。
二、积极进取,不断提高果树专业技术水平
为了提高果园经济效益,他努力钻研果树栽培管理技术,他的家里堆满了各种各样的果树栽培书籍,只要听说哪里办果树技术培训班,不管距离多远,也不管听过没有,他必须参加,成了远近闻名的“知识狂”。除学习之外,他还不耻下问,县内外许多果农和专家都成了他的知心朋友,其中包括昌黎果研所果树专家孔德军、王广鹏、张新生、北京平谷区果品办总工周士龙、承德市林业局研究员李子海、耿金川、兴隆县林业局研究员赵玉亮、毕振良等。
1986年他获得兴隆县《绿色证书》;1987年荣获县团委“新长征突击手”称号;1988年获河北省承德地区科学技术协会“科技致富能手”称号;2008年获县人民政府“优秀农村技术人才”荣誉称号;2013年12月获得兴隆县“农民果树技术能手”称号;2014年取得河北省“农民高级技师”资格证书;2015年被兴隆县林业局评为果树技术服务队高级队员。他经营的果园在2014年被兴隆县委、县政府授予“兴隆县十大精品果园”称号;2016年被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昌黎果树研究所、兴隆县林业局确定为“兴隆县板栗标准化示范基地”。
三、示范带动,走共同富裕之路
作为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他深知老百姓经营果树的艰辛和劳累,更懂得致富不忘众乡亲。他把自己掌握的果树修剪、防治病虫害技术无偿传授给父老乡亲,带领大家共同致富。
为了传授技术,他每年组织周边乡村的果树专业户来果园参观、考察,并亲自讲解果树的新品种性状、果树修剪、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技术。这样的培训每年都达15次以上,效果良好。除了现场培训指导外,他还开通了电话咨询、微信咨询,随时解答果农的疑难问题。对于有志青年更是主动发挥“传帮带”作用,积极带领他们推广新型果树管理技术,为他们提供技术培训,并辐射全 |